1999年的秋天,当北电校园重新被银杏叶染成金黄时,陆岩已不再是那个穿梭于教室和图书馆的普通大一新生。大二开学,他周身笼罩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忙碌气息。《春光璨烂猪八戒》的后期制作进入了最紧张、也是最烧钱的冲刺阶段。
特效、配乐、混音……每一项都在考验着陆岩的耐心和预算底线。他几乎成了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常客,与特效团队为了一个“天罡变化”的效果或是一道“法术光效”的质感反复打磨。在这个特效技术尚显粗糙的年代,他不得不凭借前世的审美记忆,努力引导技术人员在有限条件下做到最好,常常为一个几秒钟的镜头耗费数天时间。
“陆总,这个效果如果要达到您说的那种‘灵气逼人’又不‘五毛’的感觉,喧染时间得加倍,成本恐怕……”特效总监面露难色。
陆岩看着屏幕上略显呆板的光效,眉头紧锁。他知道追加预算的压力,但更清楚粗制滥造的特效会毁掉整部剧的喜剧氛围。“加!这笔钱不能省。我要的不是多炫酷,而是贴合剧情,让人会心一笑,而不是出戏。”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大家,辛苦一下,片子成功了,我给大家包大红包。”
恩威并施,是他在这个位置上快速学会的法则。父亲陆大山虽然对不断追加的投资有些肉疼,但基于对儿子眼光的绝对信任,还是咬牙支持。
与此同时,播出平台的谈判也悄然激活。《永不暝目》的成功,让“岩石影业”有了一定的议价资本。几家上星卫视表示了兴趣,但开出的价格和条件各有优劣。陆岩没有急于决定,他委托了一家专业的发行公司进行评估,目标是争取到最好的播出时段和分帐比例。他深知,对于《春光璨烂猪八戒》这种类型剧,播出平台和时机至关重要。
校园生活,对陆岩而言更象是一种必要的调剂和人际网络的维护。大二的课程更加深入,出现了更多需要团队协作的剧本片段排练。陆岩尽量保证不缺课,在排练中也全力以赴。他的表演愈发沉稳,尤其擅长分析人物行动线和剧本结构,常常能提出让老师和同学眼前一亮的见解。
“陆岩,你这段处理,把人物内心的矛盾用这么细微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真的很厉害。”一次排练后,颜丹晨轻声对他说,眼神里带着真诚的钦佩。她饰演的角色与陆岩有大量对手戏,近距离的接触让她更能感受到这个同龄人身上那种专注和专业。
“是你接得好,给了我反应的空间。”陆岩笑了笑,递给她一瓶水。长时间的排练让两人之间多了份默契。颜丹晨的认真和灵气,也让陆岩欣赏。他偶尔会想,如果将来有合适的项目,她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黄晓明等同学也会经常拉着他一起聚餐,把他从剧本前拉开:“走走走,陆总,食堂新出了红烧肉,再不去就没了!天塌下来也得先吃饭!”这种毫不做色的关心,让陆岩在高压下感受到难得的轻松。
十一月底,《春光璨烂猪八戒》终于完成了全部后期制作。成片出来的那天,陆岩、导演梦继、编剧范小天以及内核团队在放映室里看了第一遍成片。
近两个小时的看片过程,笑声不断。徐峥扮演的猪八戒憨态可掬又充满灵性,与小龙女、嫦娥之间的感情线笑中带泪,孙悟空、牛魔王等配角的演绎也恰到好处。虽然特效以未来的眼光看依旧简陋,但在当时已属用心,与喜剧风格相得益彰。
片子放完,灯光亮起。范小天眼框有些湿润,激动地握住陆岩的手:“陆总,这就是我想要的样子!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梦继导演也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小陆总,这片子,成了!”
陆岩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尽管他早知道结果,但亲眼看到自己亲手推动、打磨的作品诞生,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他冷静地组织大家开会,讨论接下来的宣传策略和看片会安排。
十二月初,岩石影业在bj一家酒店举办了《春光璨烂猪八戒》的业内看片会。凭借着《永不暝目》的成功和陆岩这大半年积累的人脉,现场来了不少电视台购片主任、媒体记者和行业人士。
看片会气氛热烈,笑声此起彼伏。放映结束后,反响远超预期。几家之前还在尤豫的二线卫视当场表达了强烈的购买意向,连一家一线卫视的购片主任也主动找到陆岩,表示“需要认真重新评估这部戏的价值”。
谈判进入白热化。陆岩在父亲和发行公司的协助下,与多家电视台展开了拉锯战。他不再只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权衡着价格、播出时段、宣传资源等每一个细节。
最终,在1999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岩石影业与一家实力强劲的卫视平台签订了首播协议,并同时卖出了多家地面频道的跟播权。合同金额,远远复盖了制作成本,并为公司带来了第一笔可观的盈利。
合同签定的那一刻,陆大山用力拍着儿子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他知道,陆家这步棋,走对了!不仅仅是赚了钱,更是真正在文化圈里扎下了根。
陆岩站在酒店落地窗前,看着窗外京城璀灿的灯火,心中没有太多狂喜,只有一种“万里长征第一步”的清醒。他知道,《春光璨烂猪八戒》的成功只是让他和岩石影业在电视剧领域站稳了脚跟。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大银幕,以及那个他记忆中将在2001年引发巨大社会讨论的剧本……
他的1999年,在紧张的筹备、艰苦的拍摄和成功的喜悦中即将过去。而属于他的千禧年,必将更加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