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奖的热度渐渐褪去,时间悄然滑入2001年的春天。北电校园里的玉兰含苞待放,而陆岩的心中也有一幅蓝图正在悄然舒展。主导《浪漫公寓》的想法,如同一颗破土的种子,在专业认知、人脉积累和资金支持的浇灌下,疯狂生长。
与文学系李樯老师的第一次正式创作会谈,安排在戏剧社一间闲置的排练室里。阳光通过高大的窗户,在布满划痕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剧本和灰尘混合的味道,却莫名让人心安。
李樯老师年近四十,穿着件磨白的牛仔衬衫,眼神锐利,带着文人特有的执拗和热情。他面前摊着陆岩那份写满批注的故事梗概和人物小传。
“陆岩,你这个‘契约恋爱’的内核设置,很抓人。”李樯开门见山,手指点着稿纸,“但要把一个新颖的‘壳’完美地装进中国当下,特别是咱们北京城的现实土壤里,不容易。弄不好就悬浮,不接地气。”
陆岩早有准备,他拿出另一份更详细的资料:“李老师,这是我做的一些调研和想法。故事背景,我们可以放在‘后大学时代’——几个刚毕业、合租在一起的年轻人,面临求职、租房、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契约’的起因可以更本土化,比如,不是为了继承遗产,而是为了应付父母的催婚、为了在同学会上撑场面,或者更直接一点,为了合租分摊房租时能骗过房东和中介?”
李樯眼睛一亮,身体前倾:“这个角度好!有现实痛点,有喜剧空间!比如,男主角可以是名校毕业却一时找不到理想工作,有点小清高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设计院实习生?女主角可以是家境普通、但性格坚韧,在gg公司拼命想转正的新人?”
“对!”陆岩兴奋地接话,“这样人物就立住了。他们的‘契约’不是因为浪漫,而是始于窘迫和算计,但在共同应付各种鸡飞狗跳的麻烦事中,比如冒充对方家长、联手对付奇葩室友、在各自职场受挫后互相取暖……慢慢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假戏真做。”
两人越聊越投机,思维的火花在排练室里碰撞。陆岩凭借先知,不断抛出未来都市情感剧中被验证成功的“梗”和情节模式,但都巧妙地将其融入2001年初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情绪中。李樯则凭借其扎实的编剧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将这些点子细化、落地,赋予其真实感和喜剧张力。
“喜剧节奏很重要,”陆岩强调,“不能全靠夸张的表演和台词,更多的笑点应该来自情境的错位和人物性格的碰撞。比如,两个本来互相看不上眼的人,被迫在别人面前扮演恩爱,那种尴尬和穿帮的危机感,本身就是笑料。”
“没错,而且感情转变要细腻。”李樯补充道,“不能一蹴而就。可以从嫌弃,到无奈合作,到发现对方偶尔的善良和才华,再到不自觉的关心和吃醋……每一步都要有扎实的情节推动。”
一场头脑风暴下来,剧本的骨架和血肉逐渐清淅。陆岩不仅是出点子的人,更展现了出色的项目把控能力,能在李樯天马行空的创意中,迅速判断哪些符合项目调性、哪些成本可控、哪些更具市场吸引力。这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专业,让李樯彻底收起了最初对“学生制片人”的些许疑虑。
剧本创作走上正轨,选角的考量也提上日程。这天下课,陆岩和黄晓明一起往食堂走。
“明哥,新剧本有点眉目了,都市轻喜剧,男主角是个表面玩世不恭、内心善良柔软的‘落魄才子’,跟你气质挺搭,有没有兴趣看看初期的人物设置?”陆岩状似随意地提起。
黄晓明眼睛一亮,搂住陆岩脖子:“可以啊陆总!终于想起兄弟了!‘落魄才子’?这角色听着就带劲!啥时候看本子?”
“等李樯老师写出前几集,第一个给你看。”陆岩笑道,“不过说好了,要是演,可得放下偶象包袱,该出糗时就得豁得出去。”
“没问题!为艺术献身嘛!”黄晓明拍着胸脯,又压低声音,“说真的,陆岩,班上好多人都盯着你这项目呢。赵薇前几天还问我,你是不是真要自己搞戏。”
陆岩心里一紧,面上不动声色:“薇姐那是大忙人,我这点小打小闹,哪入得了她的眼。”他巧妙地把话题引开,“对了,你觉得陈坤适合什么类型的角色?我总觉得他那种忧郁小生的气质,演这种喜剧会不会有反差萌?”
“坤儿啊?”黄晓明想了想,“他要是肯放下架子,演个一本正经搞笑的角色,说不定效果炸裂!比如女主角的那个gay蜜?”
两人说笑着,将可能的麻烦化解于无形。陆岩心里清楚,用人得用在刀刃上,黄晓明的阳光帅气与角色契合,但也要提前打好预防针,避免日后戏路纠缠。而对于陈坤这类有深度、未来潜力巨大的同学,保持良好关系,未来自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几天后,陆岩主动约了颜丹晨在学校咖啡馆小坐。他把初步的人物设置递给她,其中有一个戏份颇重、个性独立、对感情有自己坚持的女配角“林夏”。
“丹晨,你看看这个角色‘林夏’,我觉得她身上那种外柔内刚的劲儿,和你有点象。”陆岩搅拌着咖啡,说道。
颜丹晨仔细地看着设置,嘴角慢慢扬起一抹笑意:“这个角色很好啊,不是那种傻白甜的花瓶。陆岩,谢谢你总想着我。”
“是你自己够优秀。”陆岩看着她灯光下柔和的侧脸,语气真诚,“不过丹晨,有件事我得提前说。这个项目我会尽量启用合适的同学,但最终选角,还得导演和制片组一起定。而且,就算上了戏,片酬可能也比不上外面……”
“我明白的。”颜丹晨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对我来说,能参与到好的创作里,比片酬重要。而且,我相信你的眼光。”
她的理解和信任,让陆岩心头一暖。这种基于共同追求和相互欣赏的关系,远比纯粹的利益交换更令人舒心。
与此同时,陆岩通过崔新琴老师的关系,开始接触一些有潜力的青年导演。他看重的是对喜剧节奏的把握、与年轻演员的沟通能力,以及务实的工作态度。经过几轮筛选,他初步锁定了一位刚从导演系研究生毕业不久、拍过几个质量不错的gg和v的师兄徐昂。此人思维活跃,审美在线,且对陆岩提出的“接地气的浪漫喜剧”理念非常认同。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剧本、导演、演员、学校支持……《浪漫公寓》的拼图正在一块块凑齐。陆岩坐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看着墙上逐渐贴满的策划案、人物关系图和场景构思图,一种创造的激情在胸中涌动。
这不再只是“截胡”未来的成功,更是将他前世的认知、今生的资源与这个时代的脉搏相结合,真正“创造”一部属于他陆岩印记的作品。挑战巨大,但可能性也同样无限。
窗外的玉兰花,似乎在一夜之间,绽放了满树芳华。陆岩知道,他的春天,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