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重生1998,煤二代的华娱时代 > 第五十七章 橄榄枝

第五十七章 橄榄枝

威尼斯归国已近半月,银狮奖带来的喧嚣逐渐沉淀。

陆岩的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并非新项目的蓝图,而是《暖春》国内上映许可申请的补充材料、多轮修改的应对审查预案以及与相关部门可能的沟通要点摘要。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迫感。

“陆总,这是最新一版的陈述说明,我们进一步弱化了背景环境的具体指向性,强化了人性温暖和互助的主线。”

“所有可能引起过度解读的细节都做了标注和备选方案。”

张黎将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档递给陆岩,语气凝重。

陆岩接过文档,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迅速扫过那些精心斟酌的字句。

“再审一遍,尤其是小花养父母态度转变的那几场戏,动机要足够自然,不能留下‘刻意煽情’或‘夸大矛盾’的口实。这个时候,谨慎永远不嫌多。”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张黎,“审查委员会那边,还是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吗?”

“暂时没有。但按照惯例和我们打听到的消息,初步反馈就在这一两天了。”

张黎回答,“所有预案都已就位,团队24小时待命。”

陆岩点点头,正欲再叮嘱几句,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

前台汇报:“陆总,中影集团韩三坪董事长的秘书来电,韩董希望近期能约您见个面,聊一聊。”

这个消息有些出乎意料。

陆岩与张黎交换了一个眼神。

中影此刻来电,意欲何为?

“回复韩董秘书,我们随时方便,看韩董的时间安排。”陆岩沉稳指示。

挂断电话后,他沉吟道:“中影在这个节骨眼上找来,恐怕不单是祝贺那么简单。”

张黎分析道:“《暖春》在威尼斯获奖,影响力已经显现。中影作为行业龙头,此时表达善意也在情理之中。”

“或许是想了解《暖春》的国内进展,也可能……有更深层的合作意向。”

“恩。”陆岩表示同意,“但眼下,我们的内核焦点不能变,必须确保《暖春》万无一失。”

“中影的会面要重视,但心态要放平,以接触和了解为主。”

出乎陆岩意料的是,就在与中影秘书通完电话的几小时后,张黎几乎是小跑着进了他的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陆总!审查委员会那边的初步反馈来了!原则性通过!”

“只提出了几点非常具体的修改意见,主要是针对个别镜头的时长和两句台词的表述,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伤筋动骨!”

一直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陆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太好了!通知后期团队,立刻按反馈意见执行修改,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最终版送审!”

“明白!”张黎立刻去安排。

这个利好消息如同给整个公司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陆岩与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坪的会面,被安排在了两天后。

在中影集团总部那间宽大厚重的办公室里,陆岩和张黎见到了声如洪钟、气场强大的韩三坪。

“陆导!张总!欢迎欢迎!”

韩三坪热情地迎上来握手,“首先得恭喜你们啊!《暖春》威尼斯擒银狮,为国争光!”

“刚刚又听说国内审查也顺利过关,这可是双喜临门!”

“这证明岩石影业不仅艺术上有追求,运作项目也扎实稳健!”

“韩董过奖了,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陆岩谦逊回应。

落座后,韩三坪没有过多寒喧,直接切入主题,显示出极强的务实风格。

“陆导,张总,今天请二位来,一是当面道贺,二来,也是想探讨一下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而真诚:“《暖春》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岩石影业在项目挖掘、艺术把控和国际视野上的巨大潜力。”

“中影作为国企,一直致力于支持和推动有潜力的优秀制作力量。我们非常看好岩石影业的未来。”

陆岩认真倾听,示意对方继续。

“所以,我代表中影,提出一个战略性的合作意向。”

韩三坪语气郑重,“我们希望能够深度参与《暖春》的国内发行工作。”

“中影的渠道和能力,相信能为这部优秀作品在国内市场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强大助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契机,与岩石影业创建长期、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未来,在双方都觉得合适的项目上,我们可以探讨多种合作模式,比如联合投资、资源支持、优先发行权等等。”

“目标是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既能叫好又叫座,同时能传递积极价值的精品力作。”

这个提议,相比之前预想的“主导下一部项目”要开放和稳健得多,更侧重于创建互信和长远合作基础,也体现了中影作为行业老大哥的审慎与格局。

陆岩与张黎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认可。

陆岩沉吟片刻,回应道:“韩董,非常感谢中影的看重和如此有诚意的提议。”

“岩石影业非常珍视与中影合作的机会。《暖春》的国内发行,如果能得到中影的鼎力支持,无疑是如虎添翼。”

“对于未来的战略合作,我们持开放态度,愿意积极探讨。”

“具体的模式和项目,我们可以后续由团队深入对接,查找最契合双方优势和理念的切入点。”

“好!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韩三坪爽朗一笑,“具体的细节,让下面的人去对接。我们把握大方向就好。希望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会谈在友好、务实且充满展望的气氛中结束。

双方约定,由张黎和中影相关的发行、项目负责人尽快激活《暖春》国内发行的具体对接工作。

回公司的路上,陆岩和张黎都难掩兴奋。与中影创建战略合作关系,意味着岩石影业在资源、渠道和行业影响力上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时,陆岩的手机响了,是颜丹晨。

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带着拍摄间隙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分享喜悦的轻快:“陆岩!听说《暖春》过审了?太好了!”

自从威尼斯之行,尤其是他全力帮她争取到“嫦娥”一角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在专业伙伴之外,明显多了几分亲近和随意,私下称呼也自然地从“陆导”变成了直呼其名。

“恩,刚拿到反馈,基本没问题了。”陆岩的语气也放松下来,“你那边拍摄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赵导和馀导都挺照顾的。就是古装头套有点重,哈哈。”

颜丹晨轻笑,“对了,谢谢你啊,陆岩。要不是你当初那么坚持帮我分析角色、争取机会,我可能也没信心来试这个戏。”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是你自己把握住了。”陆岩温和地说,“好好拍,等着看你的嫦娥。”

“放心吧!我一定不给你和公司丢脸!那不打扰你了,你先忙!”

挂了电话,陆岩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张黎在一旁笑道:“丹晨这次要是演好了,知名度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接下来的几天,岩石影业上下忙碌而充实。

《暖春》按照审查意见完成了最终修改,并正式提交。

公司与中影的发行团队开始了紧密对接,商讨上映档期、宣传策略等具体事宜。

陆岩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车水马龙。

银狮奖杯在角落的展示柜里静静闪耀,像征着过去的荣光;与中影的战略合作意向,则为公司铺开了更广阔的未来图景。

然而,他清楚地知道,所有这些利好和期待,都必须创建在《暖春》顺利登陆国内大银幕、并赢得观众认可的基础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