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重生1998,煤二代的华娱时代 > 第六十二章 定音

第六十二章 定音

腊月年关,北京城银装素裹。

岩石影业的年度总结会在务实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举行。

陆岩与团队共同回顾了硕果累累的一年:《暖春》折桂威尼斯、国内票房破千万、国际版权收益丰厚,公司品牌与资本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陆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冷静指出荣誉属于过去,未来的内核在于构建可持续的创作体系。

“时光计划”的推进与《亮剑》的战略布局,正是构建这一体系的关键一步。

他强调,下一年,公司的重心将聚焦于这两个极具潜力的项目,必须全力以赴。

会后公司开始轮休,陆岩在处理完紧急公务后,返回山西老家过年。

家乡的年味与亲情提供了短暂的松弛,但“时光计划”悬而未决的女主角人选,如同心头悬石,让他的假期并不完全踏实。

他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张黎保持联系,得知与几位一线候选人的接触均不顺利。

且面向业内及院校的公开选角虽收到大量资料,但能同时驾驭二十岁外形与七十岁神韵的新人凤毛麟角,多数试戏者仅能触及皮毛,难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苛刻要求

选角工作陷入了真正的僵局。

春节假期刚过,陆岩第一时间返京。公司迅速恢复高速运转。

选角团队呈上的最新报告确认了不利消息:

周迅档期已定给其他片子,无法协调;

张柏芝方面片酬要求远超预算;

赵薇团队对奇幻喜剧设置持谨慎态度。

而公开选角中虽有几位灵气尚可的新人,但在表现“老人魂”这一内核难点上,均显得力不从心。

会议室气氛凝重。

张黎沉吟片刻,再次将一份文档推到陆岩面前:“陆总,一线女星的路走不通,有潜力的新人又难挑大梁。或许,我们真的该重新评估一下内部人选了。”

“这是《宝莲灯》剧组刚刚发来的杀青通告,以及赵箭导演对丹晨后期表演的一些评价片段。”

陆岩打开平板,屏幕上播放着一段花絮:

并非颜丹晨惯常的仙气飘飘,而是一场市集戏。

她微微佝偻着背,步履带着刻意模仿的迟滞,与人交谈时眼神闪铄中带着历经世事的谨慎,抬手拂袖间,竟有了几分市井老妇的形态细节。

“赵导特别提到了这场戏,”张黎解释道,“他说丹晨为了找感觉,在横店观察了很多老人,模仿他们的步态和小动作,下了苦功。”

“这段表演完全跳出了‘嫦娥’的框架,证明了她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突破角色定型的意愿与能力。”

“而且,《宝莲灯》现已正式杀青,她的档期问题也解决了。”

陆岩盯着屏幕,目光深邃。

看来,经过《宝莲灯》这种大型制作的磨练,她的表演细腻度和对角色内在逻辑的揣摩能力,确实有了肉眼可见的精进。

之前认为她气质偏古典、与“孟丽君”需要的“接地气”存在距离的看法,似乎需要重新评估。

这个发现,为陷入僵局的选角工作,透进了一丝新的光亮。

当晚,陆岩约见了刚刚返京的颜丹晨。她清瘦了些,但眼神明亮,带着完成重要作品后的充实感。

“恭喜杀青,这次拍摄辛苦了。”陆岩为她斟茶。

“谢谢陆导,收获很大,对表演有了新认识。”颜丹晨笑了笑。

陆岩没有绕弯子,直接将“时光计划”面临的选角困境,以及团队重新将她纳入内核考量的意向,坦诚相告。

他仔细观察着她的反应。

颜丹晨先是略显惊讶,随即陷入沉思,没有立刻表现出欣喜或退缩。

片刻后,她抬起头,眼神认真:“陆导,不瞒您说,看完剧本后,‘孟丽君’这个角色就一直让我念念不忘。挑战巨大,但也极具吸引力。”

她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开几页递给陆岩:“在拍《宝莲灯》间隙,我有意识地去观察不同年龄的人。”

“你看,这是我记录的几位老人的神态和习惯性小动作。”

“这位奶奶晒太阳时,手指会不自觉的轻微颤斗;那位爷爷看年轻人时,眼神里有种复杂的羡慕和回忆……我觉得,沉梦君的‘老’,不仅仅在形体,更在这些无法控制的生理细节和沉淀在目光里的时光痕迹里。”

她继续阐述,语气带着表演者的兴奋:“还有嫦娥的独舞戏,要表现广寒宫的孤寂。”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把这种‘永恒的孤独感’,转化成孟丽君重返二十岁后,内心与喧嚣青春格格不入的那种‘时代的孤独感’,会不会是钥匙?”

“她唱老歌,不仅仅是怀旧,更是因为那是她情感世界的锚点……”

陆岩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渐起。

颜丹晨的剖析,已超越了角色理解,触及了表演方法论的层面。

她不仅看到了难度,更主动思考了解构和塑造的路径,并已在创作中进行了有意识的练习。

这份主动钻研的精神和展现出的潜力,比任何表态都更有说服力。

他不禁想起拍《黑冰》时她请教问题的认真劲儿,以及威尼斯期间她给予的默默支持,这份基于长期合作的信任感,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

“这个角色,对演员的消耗会非常大。”陆岩沉声道,语气郑重。

“我明白。”颜丹晨迎上他的目光,毫无闪躲,“但能遇到一个值得全身心投入的角色,是演员的幸运。我愿意拼尽全力。我相信,在您的指导下,我可以做到。”

看着她眼中闪铄的坚定、渴望以及对表演本身的敬畏,陆岩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

这不仅是启用一名演员,更是对一位有潜力伙伴的投资,是对公司自身造星和制作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

风险固然存在,但机遇更大。

“好。”陆岩点头,做出了最终决定,“丹晨,孟丽君这个角色,交给你了。”

“接下来,公司会为你安排最强团队,进行高强度特训。”

“我要的,是让观众相信,二十岁的皮囊下,住着一个有趣的、可爱的、偶尔固执的七旬灵魂。过程会非常辛苦。”

颜丹晨眼圈瞬间红了,用力点头,声音微颤但无比坚定:“陆岩,谢谢你信任我!我一定拼尽全力,绝不姑负!”

第二天,陆岩召开内核团队会议宣布决定。

他展示了《宝莲灯》花絮和赵箭导演的评价,分享了颜丹晨对角色的深入理解。

表演总监表示认可:“丹晨基本功扎实,感受力强,有钻研精神。特训计划可立即激活,重点攻克老人神态、语言节奏和心理状态。”

制片负责人则提出担忧:“丹晨的潜力我认可,但她目前的票房号召力确实无法与一线女星相比。这是客观存在的市场风险,我们需要评估如何对冲。”

陆岩对此有清淅考量:“《暖春》过千万的票房证明,过硬的质量和动人的故事是最好的号召力。我们要对影片品质有绝对信心。”

“同时,中影作为联合出品方,其强大的宣发渠道和院线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弥补演员知名度上的短板。”

“我们的内核任务是集中所有资源,确保《时光计划》成为一部口碑之作。”

“这是一次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决策,但我认为,基于对项目质量的信心和对演员潜力的判断,值得一搏。”

他内心清楚,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成功则将奠定公司造星能力,失败则可能影响公司声誉,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团队的执行力。

会议最终统一了思想,针对颜丹晨的特训计划迅速制定并执行。

就在“时光计划”女主角尘埃落定、进入紧张筹备阶段的同时,另一条战线的消息也传来了佳音。

经过前期的密切接触和谨慎评估,岩石影业作为重要联合出品方投资电视剧《亮剑》的协议正式签署完成。

这意味着公司的双线战略——电影领域的创新探索与电视剧领域的精品布局——均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公司提供了更稳健的发展基础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窗外的积雪渐渐消融,枝头已见嫩芽。

岩石影业的办公室里,弥漫着大战前夕的紧张与兴奋。

颜丹晨在排练厅里挥汗如雨,反复揣摩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陆岩则与幕后团队一遍遍打磨着分镜脚本和制作日程。

启用颜丹晨,是一次大胆的冒险,更是对陆岩作为导演的洞察力、对岩石影业制作和培育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但看着颜丹晨眼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日益清淅的表演状态,陆岩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相信,这块朴玉,历经打磨,必将绽放出璀灿夺目的光彩。

春天的战役,已经打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