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公寓》的收视狂潮虽渐平复,但其引发的波澜却以更复杂、更深刻的方式,在业内持续扩散。
对岩石影业而言,如何将这部爆款剧的短期热度,转化为公司品牌的长久价值和行业地位,是一场比拍摄本身更为精妙的运营之战。陆岩清淅地认识到,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时值2001年末,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选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岩石影业上下摩拳擦掌,将《浪漫公寓》申报多个重要奖项视为当前头等大事。然而,通往荣誉的道路从不平坦。
在内部策略会上,张黎汇报初步摸底情况时,面带忧色:“陆总,情况比预想的复杂。今年优秀电视剧的竞争异常激烈
尤其是海润公司出品、赵宝刚导演的《像雾象雨又象风》,虽然收视率略逊于我们,但题材更厚重,演员阵容强大(陈坤、陆毅、罗海琼),业内评价很高,是我们的最强对手。
而且,听说海润方面正在积极活动,一些评审对《浪漫公寓》的‘偶象剧’标签有所保留,认为其娱乐性大于艺术深度。”
更令人不快的消息接踵而至。周巡监控网络舆情时发现,几个有影响力的影视论坛悄然出现了质疑《浪漫公寓》和陆岩的帖子,内容集中在“煤老板之子砸钱捧自己”、“剧情肤浅,全靠演员颜值支撑”、“陆岩演技生涩,不配竞争最佳男主角”等方向,行文老辣,明显带有引导性。
“是海润那边的手笔吗?”徐昂气愤地问。
“很难说,也可能是其他眼红的竞争对手。”张黎分析道,“但目的很明显,就是打压我们的冲奖势头,尤其在‘最佳男主角’这个敏感奖项上,攻击陆总您的资历。”
陆岩听着汇报,面色平静。他早有心理准备,奖项的背后是名利场,不可能风平浪静。
“不必自乱阵脚。攻击我们‘娱乐’,我们就突出我们的‘创新’和‘社会共鸣’;攻击我资历浅,就用表演片段说话。把我们在各大高校引发的观剧热潮、对当代年轻人情感生活的真实反映,做成详细的报告,递交给评委会。同时,联系几家有公信力的媒体,发几篇深度剧评,重点分析剧作结构和表演细节,尤其是陆岩对‘陆然’内心层次的把握。”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至于网络上的杂音,周巡,你组织人手,用剧迷的真实好评和收视数据去淹没它们,不争论,只摆事实。我们要赢得光明正大。”
内部也有不同声音。陆大山在私下里对儿子表达担忧:“儿子,最佳男主角是不是太扎眼了?那么多老演员,咱们能争得过吗?万一没选上,多丢面子。不如集中力量保‘优秀电视剧’更稳妥。”
陆岩看着父亲,坚定地摇头:“爸,奖项不仅是荣誉,更是话语权。如果因为怕丢面子就不敢争,那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这个奖,我必须争,而且有信心争!这关系到公司未来在演员心中的分量。”他的自信和决心,最终说服了父亲。
《浪漫公寓》的二轮播出权争夺战如期而至。多数卫视态度积极,报价合理。然而,在与一家以财大气粗、作风强势闻名的水果台谈判时,却遇到了硬茬。
对方的购片主任姓王,态度倨傲,开口就将报价压到单集四万五,远低于市场预期,还附加了苛刻条件:要求岩石影业下一部剧的优先购买权必须以八折计算,且二轮播出后半年内不得在其他卫视进行三轮播出。
张黎据理力争,强调剧集的热度和价值。王主任却嗤之以鼻:“爆款剧多了,热度能维持多久?我们平台大,能给你们的剧带来的宣传效应是别的台比不了的!这个条件,很多公司求都求不来!”
谈判陷入僵局。张黎气冲冲地向陆岩汇报。陆岩沉思片刻,冷笑道:“他是吃准了我们想上他们平台。既然如此,我们就‘凉’他们几天。你立刻放出风去,就说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对我们这部剧的二轮播映权非常感兴趣,约我们明天详谈。另外,把昨天最新的网络话题指数和长尾收视率报告准备好。”
果不其然,两天后,当得知竞争对手动作频频,且看到《浪漫公寓》热度持续不减的数据报告后,王主任主动打来了电话,语气缓和了不少。
陆岩亲自接听,不卑不亢:“王主任,感谢贵台的青睐。但我们岩石影业的剧,价值在于品质和持续影响力。我们的底线是单集六万,附加条款可以谈,但必须公平。如果贵台觉得不合适,我们只能表示遗撼了。”
一番软中带硬的交锋后,王主任最终妥协,接受了单集五万八的价格,并删除了大部分不合理附加条款。
这一仗,不仅卖出了好价钱,更让业界看到了岩石影业在商业谈判中的硬气和专业,再也没有人敢把他们当成可以随意拿捏的新人公司。
最终,二轮、三轮版权销售为公司带来了400多万的远超预期的丰厚回报。
一天下午当张黎带来韩国sbs和日本某主流电视台的引进意向时,全公司都为之振奋。然而,具体的谈判过程却充满了文化碰撞的挑战。
日方对剧中一些涉及中国式人情世故和职场规则的幽默点表示难以理解,要求删除或修改。
韩方则对剧中年轻人相对开放的恋爱观和部分生活细节提出异议,认为“不符合韩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建议进行“本土化”调整。
负责具体谈判的林永革倾向于妥协:“陆总,是不是可以适当调整一下?毕竟文化差异确实存在,小改动不影响主线,先把生意做成,打开市场最重要。”
陆岩却异常坚决:“林总,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文化输出,输出的是什么?恰恰就是这些独特的生活细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如果我们把内核的‘中国味’都改没了,那和播出一部他们本土的言情剧有什么区别?我们要让他们看到的,是当下真实的中国年轻人是什么样的。这点不能退让。”
他指示谈判团队:“可以向对方提供详细的文化背景说明,帮助他们理解。但人物性格、内核情节和价值观取向,一点都不能改。如果他们无法接受原汁原味的作品,那合作的基础就不存在。我们可以放弃短期利益,但不能放弃文化自信。”
这场坚守初心的谈判异常艰难,几度濒临破裂。连陆大山都私下嘀咕:“儿子,是不是太轴了?赚点外汇就行了,何必那么较真?”
陆岩再次展现了战略定力:“爸,这不是轴。如果第一次就跪着出去,以后我们永远站不直。我们要让他们习惯并接受我们的叙事方式。”
最终,或许是被剧集本身的品质所吸引,或许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日韩电视台做出了让步,基本接受了播出原版的要求,仅在字幕翻译上更下功夫以求精准达意。虽然单集价格(韩国1800美元,日本2000美元)远低于国内,但其战略破冰意义非凡!岩石影业实现了文化产品的首次成功出海。
2001年的金鹰奖颁奖典礼星光熠熠。当颁发“最佳男主角”奖项时,颁奖嘉宾念出“陆岩——《浪漫公寓》”的名字时,现场出现了瞬间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镜头敏锐地捕捉到了台下几位资深演员脸上闪过的错愕,以及海润公司代表团难掩的失落。
陆岩在众人瞩目中稳步上台,从前辈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杯。他年轻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激动,只有沉稳和感激。
发表获奖感言时,他特别感谢了剧组团队和北电的培养,并说道:“这个奖,是对我们这群年轻人敢于尝试、真诚创作的一种肯定。它告诉我,观众和行业不会姑负任何一份真诚的努力。谢谢大家!”
这一刻,所有关于资历的质疑烟消云散。随后,《浪漫公寓》又接连斩获“优秀电视剧”和“最佳女配角”(颜丹晨)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实现了真正的“横扫”!庆功宴上,团队欣喜若狂。
最让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公司内部的高层庆功宴上。
陆大山端着酒杯,激动地走到陆岩身边,当着所有高管的面,用力拍着儿子的肩膀,声音洪亮甚至有些哽咽:“我陆大山没文化,以前总觉得挖煤赚钱实在!但我儿子今天给我上了一课!搞文化,一样能搞出名堂,而且搞得更光彩!以后公司的事,大小都由陆岩说了算!老子我就负责给你管好钱袋子,你要拍电影,要搞大片,要多少钱,爸都支持!谁敢再说我儿子是玩票,我第一个不答应!”
这番充满江湖气又情真意切的表态,标志着陆大山对儿子事业的彻底放手和全力托举,也为陆岩接下来更大胆的战略布局扫清了最后的家族内部障碍。
站在新的起点上,陆岩手中不仅握着金鹰奖杯,更握着来自市场、业界和家庭的无限信任。电视剧领域的王座已然夺取,他的目光,已越过喧闹的颁奖礼,投向了更具挑战也更为广阔的大银幕战场。《黑冰》的拍摄即将激活,电影《暖春》的蓝图也已绘就。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