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重生1998,煤二代的华娱时代 > 第四十六章 盛名之下

第四十六章 盛名之下

《黑冰》的最终成片,如同一位精心打磨的利剑,在岩石影业内部看片会上,骤然出鞘,寒光四射。

放映室内,灯光暗下。

荧幕上,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其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沉浮,在冷峻的镜头语言下被撕扯得淋漓尽致。

蒋雯丽、陶泽如等戏骨的表演,稳如磐石,每一场对手戏都迸发出惊人的张力。

导演徐昂对节奏的掌控,编剧张成功对世相的深刻描摹,以及整个制作团队在视听语言上的精益求精,共同铸就了这部作品的厚重质感。

片尾曲响起时,灯光亮起,放映室陷入一瞬的寂静——随即,掌声如雷,持久不息!

几位电视台购片主任激动地围住陆岩和张黎。

“陆总!张总!这部剧,成了!绝对是剧王级别的品质!”

“这深度,这表演,今年荧屏的标杆!”

“首播权务必考虑我们台!价格好商量!”

崔新琴老师走到陆岩身边,用力拍着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陆岩,好样的!这部剧不止是好看,更有筋骨,有温度!给咱们北电,挣了大面子!”

赞誉如潮水般涌来。

陆岩保持着谦逊的微笑,与各位来宾寒喧致谢,但内心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警醒掠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未来的路,容不得半分松懈。

看片会的口碑,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业内激起千层浪。

多家一线卫视的购片部门闻风而动,电话几乎打爆了岩石影业的外联热线。

谈判桌上,瞬间风起云涌。

几家卫视各施手段:有的凭借平台优势试图强力压价,有的打出感情牌寻求长期绑定,更有背景深厚的竞争对手,暗中散布“题材敏感”、“过度黑暗”等不利言论,试图搅乱局面。

这种暗流涌动的复杂博弈,让每一次谈判都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

压力,前所未有地汇聚到陆岩和张黎肩上。

陆岩给谈判团队定下清淅原则:“价格必须匹配剧集价值,合作要尊重创作规律,平台选择需最大化复盖目标观众。”

他逐渐将具体谈判主导权交给日益成熟的张黎,自己则把控战略方向和最终决策。

这既是信任,也是对内核管理层的锤炼。

最终,经过多轮激烈角逐与综合权衡。

岩石影业与观众基础庞大、平台权威性极高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tv-8)以及一家极具影响力的头部省级卫视,达成了联合首播协议。

单集价格最终定格在50万元人民币。

二十集剧集,首轮播出权销售收入即达1000万元!

远超约600万元的总投资成本,首轮便实现盈利400万元!

这组惊人的数字,创造了当年电视剧版权交易的新纪录!

消息传出,业界震动!

“岩石影业”与“陆岩”这个名字,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媒体用“横空出世”、“现象级制霸”、“行业新贵”等词汇来形容此次成功。

陆岩的个人声望与公司的行业地位,凭借《黑冰》的过硬品质与商业成功,跃升至全新高度。

公司内部的庆功宴上,香槟开启,欢声雷动。

每一位员工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陆岩举杯,目光扫过激动的人群,声音沉稳而有力:“《黑冰》的成功,是全体岩石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它证明了我们打造精品正剧的实力!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希望大家戒骄戒躁,接下来的《暖春》,将是另一场更为艰苦的硬仗!”

他的冷静,为团队的兴奋注入了清醒的基调。

就在《黑冰》风光无限、公司事务异常繁忙之际。

陆岩做出了一个关键决断。

他将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与《黑冰》的后续宣发工作,全权交给了张黎负责。

他自己的工作重心,则几乎完全转向了即将开机的《暖春》剧组。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暖春》剧本粗糙的封皮,陆岩对张黎说:“公司已步入正轨,常规事务你处理我放心。《暖春》是我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公司电影战略的第一步,我必须扎根剧组,确保万无一失。”

这薄薄的剧本,在他心中,承载着比《黑冰》商业光环更重的分量——一场纯粹的艺术冒险。

张黎理解并支持。

他明白,对陆岩而言,商业成功固然重要,但艺术上的探索与突破,有着更致命的吸引力。

夏末秋初,北方一座被薄雾笼罩的小山村。

《暖春》剧组于此悄然驻扎。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野草的清香,远处青山如黛,近处溪水潺潺,偶尔的鸡鸣犬吠,打破这片沉静的创作绿洲。

然而,宁静的表象之下,挑战无处不在。

最大的挑战,来自小演员小琴。

尽管天赋灵气,但她毕竟是一个从未经历专业训练、且有听力障碍的孩子。

陌生环境、繁琐的拍摄流程、需要反复精准演绎的要求,都让她不安且疲惫。

虽有母亲与手语老师全程陪同,沟通效率与表演精准度仍是巨大难题。

一场“小花”初到刘爷家,怯生生站于门外的戏,因小琴难以准确把握“既害怕又渴望”的复杂眼神,以及与走位、摄影的配合,反复拍摄十数次。

天气闷热,小琴脸上露出烦躁与委屈,开始抗拒指令。

现场气氛僵滞。

副导演与现场制片面露焦灼。

陆岩示意全场休息,心头掠过一丝焦虑——时间紧迫,但他深知不能强求。

他走到小琴面前,蹲下身,与她平视,缓慢张开嘴形,用极其温和的眼神传递着安抚。

他拿出准备好的糖果,又抽出画笔,在纸上画了个流泪的小女孩,再画个微笑的小女孩,指着剧本情境,用最笨拙却最真诚的方式,引导她理解角色内心。

这一刻,他想起田壮壮老师的教悔:“导演是引路人,非鞭策者。”

小琴的委屈渐渐融化,转为一丝好奇。

近半小时的耐心沟通后,拍摄继续。

这一次,她的表演超乎预期!

那种无助徨恐中夹杂的对温暖的渴望,通过清澈眼神与细微肢体,准确传递。

“过!”

陆岩的声音带着克制后的激动。

全场松口气,报以鼓励掌声。

小琴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这只是无数困难的一个缩影。

每一天,陆岩都面临引导小琴、与李保田老师沟通表演细节、协调剧组在艰苦环境下保持热情等诸多挑战。

他白天泡在片场,夜晚回驻地反复观看素材,与摄影、录音讨论方案,同时挤出时间研读田壮壮开出的理论书目。

身体极度疲惫,精神却高度集中。

李保田老师话不多,每次表演建议却一针见血,让陆岩受益匪浅。

他逐渐摸索出与这位老艺术家沟通的方式,尊重其创作习惯,清淅表达导演意图。

与小琴的磨合,更让他深刻体会到“引导”重于“指挥”的真缔。

夜深人静,山村蛙声如潮。

月光通过老式窗棂,洒在书桌上。

陆岩揉着发酸的眼睛,台灯光晕下是《暖春》分镜脚本和田壮壮推荐的《电影美学》。

身体疲惫,却被一种奇异的、源自创造本身的宁静所包裹。

《黑冰》的辉煌如烟花易逝,盛名之下,是更沉重的责任与期待。

《暖春》的艰辛,则是扎根于土壤的耕耘,是艺术道路上的真正启航。

未来,那片更广阔的天地,正等待着他,用镜头去丈量,用匠心去开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